舟山市以“三端”延伸村社事务合法性审查服务 构筑海岛共富“法治屏障”

发布日期: 2025年07月11日 来源:办公室(装备财务保障处) 访问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舟山市持续推进基层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将村社事务合法性审查与海岛共富治理深度融合,在普陀区试点基础上向偏远海岛、渔村全面拓展,构建起“深蓝赋能、法理相融”的村社合法性审查新格局。截至目前,已完成村社事务合法性审查350余件,涉及合同标的额约500余万元,提出意见460余条,采纳率97%,为海岛村社富裕筑牢“法治防波堤”。

    一、聚焦“规范端”制度供给,筑牢村社事务审查体系“防护栏”。立足海岛村社差异化特点,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合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机制文件,明确海域滩涂资源承包等6类涉海合同审查类型,规范“订立-备案-归档-监督”全流程,让海岛特色事务管理“有章可循”。探索建立“法律顾问初审+镇街复审+县级联审”三级审查制度,一般合同由村社法律顾问审查,标的额较大或涉渔涉海复杂合同提请镇街审查,重大项目合同由县级合法性审查中心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协审,拧紧审查“程序链条”。扩大制度覆盖范围,指导制定村级债务管理、强村公司运行等12个配套机制,推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序运转。

    二、延伸“业务端”支撑服务,提升村社事务审查把关“执行力”。构建“县级中心中枢+乡镇支撑保障+海岛服务点”三级联动体系,推动优势资源向基层倾斜,已协同审查村改居、辖区调整等重大事项15件,提出审查意见30余条,实现县乡村三级法治资源共用共享。聚焦海岛实务需求,编制渔船租赁、农村集体房屋租赁、海水养殖等7类示范合同文本,梳理海岛民宿经营合规等20个法律风险点,制发审查提示5件,为基层依法规范办理相关事项提供明确指引。开展“深蓝全域合同体检”行动,联动农业农村、海洋经济等部门,对代表性的3个镇(街道)15个典型行政村开展专项清理,纠正问题合同80份,重点规范近海滩涂承包等涉海合同。

    三、延伸“人员端”智慧借力,充实村社事务风险隐患“排障队”。优化“一村(社)一法律顾问”配置,按照“专业适配+海岛就近+双向选择”原则,选优配强村社法律顾问并统一纳入审查队伍,全市配备351名村社法律顾问,实现偏远小岛全覆盖,提升村社依法治理的支撑力。构建“深蓝法治研学体系”,将村社法律顾问纳入培训主体,开展涉海合同审查等实务课程6期,培训300余人次,提升队伍“懂海、懂法、懂基层”能力。组建79人“海岛法治先锋队”,其中50%为资深村社法律顾问,针对偏远小岛审查力量薄弱问题,由法律顾问梳理渔村涉海合同常见问题等课程清单,基层“看单点菜”,已送课上岛10余批次,实现了合法性审查从“陆地”向“海岛”、从“纸面”向“实务”的全面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