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区司法局打造“‘定’力相助,‘海’纳你我”新业新民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板
近年来,定海区新居民新就业群体日益壮大,2024年末,定海区新居民人口将近150000人,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0%。定海区司法局以“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为抓手,全力打造“‘定’力相助,‘海’纳你我”新居民公共法律服务新样板,营造“吾心安处是吾乡”的良好法治氛围,着力提升新居民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融入感和幸福感。
一是延伸“组织链”,建强法治服务“新”平台。针对定海区芙蓉商圈新业态群体集聚的特点,依托新居民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古城法律驿站”和125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点,打造集“资源共享、阵地共用、服务引领”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居民新就业群体法律服务矩阵,“一站式”解决法律需求。引入线上法律咨询、掌上纠纷化解、远程办理法援申请等法律服务二维码,按需求“码”上解决,在“小哥驿站”放置公共法律服务一体机,开通12348法律咨询热线,全天候为新业态群体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
二是建立“服务链”,共融法治服务“新”队伍。聚焦新居民新业态群体法律服务需求,吸纳在劳动关系、公司法等领域有专业特长的律师,整合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等多方力量,组建一支专业性强、经验丰富的暖“新”法律服务团队,全方位保障新居民新就业群体的法律需求。做实联系走访服务机制,选派“蓝润法服”律师服务团成员主动融入“小哥议事厅”,征集实际困难,形成问题反馈、及时处置、跟踪问效的全闭环工作流程。引入执法部门法务业务骨干、公职律师、执业律师等专业力量形成“智库”,进一步提高服务新居民新就业群体的精准度和匹配度。目前共化解涉新居民矛盾纠纷30余起,有效维护新居民群体合法权益。
三是拓展“资源链”,做实新业新民“新”关爱。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在辖区内快递工作站点、物流园区、重点商圈等场所设立法律援助流动工作站,做到申请到指派一次性办妥。打造“乡音调解工作室”,充分发挥“乡音、乡情、乡俗”的优势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整合“新居民法治夜校”、“舟山博爱法律咨询公益服务中心”等阵地,联动劳动保障站、新居民服务管理中心、东海渔嫂团队等力量,为新居民新业态群体提供各类法治课程和法律服务,帮助新居民新业态群体提升法律素养,畅通诉求表达、权益保障的渠道。目前已为200余名新业态劳动者提供法律服务,受理农民工欠薪法律援助案件116件,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