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司法局创新全链“伴航”法治服务保障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高质量建设

发布日期: 2025年08月19日 来源:办公室(装备财务保障处) 访问次数: 字号:

今年以来,舟山市司法局立足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法治需求,创新推行全链“伴航”法治服务,从总端抓统筹、前端防风险、中端强服务、末端优解纷“四端”发力,为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法治保障。今年来,共制定重点产业风控法务指引7部,累计排查化解法律风险2815条,该项工作获得司法部副部长批示肯定。

一、抓总端统筹,构建枢纽配套法治保障体系。出台《舟山市法治保障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枢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围绕要素保障、风控管理等涉法需求,提出24条具体举措,其中探索大宗商品新型地下空间(洞库)开发利用、推进保税物料“先供船后报关”模式创新等5项措施属全国首创。横向联动22家相关部门,细化分解50项任务指标,依托 “舟法智”一体化平台,设定“节点进度+成果标准”模块,实现任务从部署、执行到反馈、监督的全程留痕与闭环管控。

二、 抓前端预警,筑牢全链条法治风险防控。创新开展重点产业预防性风控改革,已编制国际农产品、油气等法律风控指引,逐一填补大宗相关产业风控管理空白。推行“事前论证——事中督查——事后评估”协同审查模式,构建“协会(商会)+龙头企业+法律服务团”联动机制,成功预警大宗商品领域风险120余次,避免经济损失5000余万元。

三、抓中端赋能,做优增值化法治服务矩阵。深化枢纽区企业法律服务,定制“智管+自管+联管”等服务套餐,加强针对性法治服务产品开发和法律制度创新。推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合税通”等9个法治服务“一件事”,持续深化涉企“预约式”指导服务,先行先试海水产品、港口企业经营等11个预约服务场景,实现涉企法治诉求无障碍办理,办事效率较上年同期提升近60%,企业受检频次下降47.06%。

四、抓末端兜底,创新多元纠纷化解机制。成立全国首个“一站式”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加强仲裁制度的国际化衔接,与香港海事仲裁协会等7家国际机构建立合作,引入新加坡等国际先进仲裁规则和调解经验。加强与上海、宁波法律资源协作共享,打造集“诉仲调”有机衔接的国际海事商事争端多元化解决平台,今年来,妥善化解海商事纠纷60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近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