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司法局强化海上融治理高效化解涉海企业矛盾纠纷

发布日期: 2024年12月09日 来源:办公室(装备财务保障处) 访问次数:19 字号:

普陀区司法局构建涉海企业矛盾纠纷全链条融治理服务体系,赋能涉海企业降本增效、健康发展。去年以来,累计化解各类涉海企业矛盾纠纷1500余起,涉案金额近3亿元。其中沈家门街道海上矛盾纠纷化解四步工作法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
    一、畅通海陆渠道,搭建涉海企业纠纷化解服务阵地。一是专地合建融治理中心。同宁波海事法院共同谋划,在普陀区打造涉海企业密集的商务大楼专设500平方米海上融治理中心,配备海事法官3名、海事法庭特邀调解员6名、法援团队1支、仲裁队伍1支,探索建立诉讼、仲裁、调解有机衔接的一站式国际海事商事争端多元化解决平台,对重大矛盾纠纷调处实行兜底保障。二是陆海统筹夯实基层站点。创新建设海上网格经验,建成涉海企业专属网格,实施多部门包联服务,从企业源头发现与减少矛盾纠纷。如沈家门街道立足渔港实际,探索形成包括领航、织网、起锚、稳舵四步在内的预防化解海上矛盾纠纷工作法,线性破解动态管理、发现处置、源头预防、调处化解系列问题。今年以来,已处置海陆纠纷300余起,涉及金额2000元。三是党建引领创设航行支部。创新建设航行的支部,把党支部建在海上,构建海上有先锋、港口有阵地、岸上有组织的党建+安全海上治理新格局,成立全国首个群众性远洋渔业海外党支部,实施船头党建”“党员先锋船”“海上讲习所等,在一线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目前,共组建功能型党支部30余个、划分网格党小组115个。

、推动多元共治,整合涉海企业纠纷化解服务资源。一是整合部门资源。推动公安、司法、海洋渔业、港航、海事、海警等多部门联动,建立专门联络站,对涉海企业矛盾纠纷开展调前感知、预警分析、调处化解、履行保障等全周期管理,年以来累计开展涉海企业矛盾纠纷排查765家次,诉前引导各类矛盾纠纷200余件。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在普陀区海上融治理中心及各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行业协会工作室,引入海运、修造船、远洋、油品等涉海行业协会随驻,建立纠纷联调、安全联防、抢险互助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公益服务+政府购买保障机制,指导成立商会调解委员会,已开展商事、劳资纠纷调解219起,涉及金额1亿元。三是整合法律资源。依托浙江海洋大学等高校资源,特邀5名专家团研究员、25名首席法治咨询专家指导参与涉企纠纷研判化解。深化千所联千会”“市场主体网格法律顾问全覆盖工作机制,全市11家律师事务所与14家商会签约结对,实现律所服务商会100%覆盖,浙江明达律师事务所与桃花海运商会千所联千会结对获评全省典型案例。与舟山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建立对接服务机制,引入经贸预警、评估检测、企业合规、境外知识产权保护,目前已为35家涉海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30余次。
    三、聚力赋能增效,优化涉海企业纠纷化解服务方式。一是实施源头治理。探索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建设,《远洋渔业行业合规指引》入选第一批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后备项目名单,海上枫桥 法随远洋获评全省十大普法影响力事件提名奖。制定出台《普陀区海上矛盾纠纷诉源治理工作方案》,建立涉海商事案件诉前调流程,确立诉前调解+诉中和解+司法确认制度,已化解的520余起案件履约率达100%二是实施港域智治。夯实数字智控底座,迭代系列大数据建模,依托智治海安”“智控港区”“航运智控在线等应用,搭建船员72小时逆推辨认”“前科船舶船员预警应用模型,加强全域全时治安要素前置感知,形成十里渔港治安热力图,真正实现数据治海。三是实施线上调处。围绕全市岛多、航道多、海况复杂多地域特点,深入推进大数据+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推广应用浙里解纷码”“共享法庭”“海上枫桥浙里矛调等线上调解全业务链条,已为涉海企业化解矛盾纠纷500余起,线上化解率97.22%,企业端和群众端满意率均为100%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入选全国政法智能化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