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做优“规范+监督” 以增值化理念推动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今年以来,舟山市对标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部署要求,树立增值化改革理念,把准执法尺度与监督力度,积极回应企业群众关切,全力打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清单化规范裁量基准。督促34家执法部门编制公布裁量基准“一单位一清单”,实现各执法部门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制定率100%。明确“首违免罚”清单33个领域362项,覆盖多种业态,出台实施办法确保有效推行,累计办理轻微免罚案件2.3万余件。梳理公布42项告知承诺证明事项,优化办事指南,全市免于提交证明材料累计办件量72182件,通过信息共享、网络核验等方式替代办理证明事项办件量占比达98.99%。二是多样化重塑执法方式。开展涉企行政执法法治体检活动,注重运用行政建议、提示等方式,在螺杆、远洋渔业、石化、民宿四大重点领域试点产业合规,嵊泗县民宿业政企双向合规改革项目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最佳实践案例”。优化事中审慎监管,推行“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等创新机制,梳理首批触发式监管清单127项,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5655户次,企业受检频次降低46.72%。推动在公安、城管等领域实施“公益抵罚”,优化企业信用修复流程,累计修复企业信用1300家。三是周密化完善配套制度。印发执法监督模块化工作手册500余册,汇编执法制度32件,编制执法场景流程图、工作指引,审核市政府重大执法决定13件,组织法审人员、执法人员线上培训3场985人次,推动持证率提升至98.73%,组建30人执法讲师团,发布执法指导性案例2批次25个,确定执法效能提升培育项目12个,为规范执法提供典型指引。四是集成化构建监督同盟。签订同盟备忘录,建立健全信息共享、争议协调、会商会审等5项工作机制。延伸基层监督支点,建立以司法协理员为主力的“1+X”监督联络员队伍,设置基层执法监督联系点13个,推动基层专职执法监督力量配备100%全覆盖。加大监督指导力度。开展执法队伍办案实操比武活动,部署涉企重复执法等专项监督活动4次,组织“随队监督”活动28次,制发监督通知书18份,推动不规范执法问题即知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