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司法局“法治+”推动渔区特色基层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

发布日期: 2022年08月05日 来源:市司法局 访问次数: 字号:

舟山市普陀区立足改革试点要求,持续放大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先导性、根基性作用,做优做实做新“渔”字文章,依法治渔、依法兴渔,基层法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法治+渔港文化”。深挖沈家门渔港特色法治文化,用足用好本地资源开展法治素养提升行动,沈家门司法所主导和拍摄的“渔港先锋说·民法典”法治短视频已被《学习强国》浙江平台录用6期。借助普陀电视台本土方言类栏目《阿法讲大道》创办《案理说法》新栏目还原群众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实现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普法效果。通过“你好小岛•共富未来”文艺下乡活动,将渔港特色文艺节目与法治宣传深度融合,其中音乐快板节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深受群众喜爱。二是“法治+渔区安全”。充分发挥区远洋渔业协会作为省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的辐射作用,深耕“法随远洋”品牌,共举办法治培训21期,1300余名远洋渔民接受出港前法治教育。今年以来,远洋渔民刑事案件发案量为零、治安案件发案量较去年同期减少4.5%。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海上作业手机信号不稳定、易出现人机分离等监管难点,有效对接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今年以来处理海上作业请假外出矫正对象“手机信号不佳、漂移”等异常动态180余人次,精准掌握社区矫正对象动态活动轨迹,有效杜绝脱漏管安全隐患三是“法治+渔民需求”。结合普陀渔区特点,以渔村基层干部、渔船职务船员、远洋船员和海上养殖户为重点对象,以伏季休渔期为集中时段,紧密结合涉海涉渔法律法规宣传、渔业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利用远洋渔船“综合法律体检”工作平台,将法治宣传融入渔业实际、融入渔民生活。深化“海上枫桥经验”,依托“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公共法律服务机制,开展法治“道地会”、送法上船头等活动,以渔民实际法律需求为导向,为渔民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针对国际水产城群体特点突出、矛盾聚焦点较为集中的特点,设立由公安民警、调解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国际水产城人民调解委员会,帮助船老大、水产品从业者“足不出楼”解决矛盾纠纷。